联系人:彭老师
电话:021-60485354
手机:13361961191
E-mail:sjtu_edu@126.com
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华山路1954号
上海交通大学私募投资总裁班12月22-23日课程安排
授课时间 课 程 主 题 授 课 教 授
12月22日(周 六)
9:00—16:30 《做房地产投资的大赢家》 董 藩
房地产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12月23日(周 日)
9:00—12:00 《全球金融环境下中国金融崛起与人民币国际化》 孙立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讲师简介】
董 藩老师为著名青年经济学家、房地产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土地资源管理、政府经济管理两个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民革中央委员、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审计署特约审计员及多所大学兼职教授。26岁硕士毕业后直接破格晋升,成为当时全国社科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32岁时再次成为最年轻教授之一。提出了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实施“双向经济环流战略”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主张和“工业化进程规律”等多种(个)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观点和范畴,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国家“十五”重点图书等6套丛书,出版著作近10部,其中关于房地产的著作、教材发行量达40万册。在国际会议和海内外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70次获国家、省(部)、市级奖励。成果60余次在内参刊出,20余次直报江泽民、朱鎔基、胡锦涛等国家主要领导人,50余次受到温家宝、李岚清、曾培炎等国家、省部级领导重视、批示、表扬,影响到国家和地方发展。在房地产领域,他是公认的对国家决策和舆论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曾被评为“年度中国争议人物”、“中国房地产年度人物”。其个人业绩和观点被美国之音、美国之音电视台、美国《世界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华尔街日报》、新华社、CCTV、凤凰卫视等媒体广泛传播。国家领导人也曾高度评价其观点,温家宝总理阅后曾特别批示“请给董藩回个信”,曾培炎副总理批示“董藩的文章很值得读”。他也是外国政府和金融界高度关注的中国经济学家之一。
在业内,他被誉为“国策高参”、“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四位中青年经济学家” 之一、“学术界的彭德怀”、“给房地产市场算命最准的人”、“中国房地产四大名嘴”之一,当然也受到反对者的强烈攻击,被称为“人民公敌”、“四千万教授”。
他担任Gerson Lehrman Group、瑞银、德意志银行、美国资本集团等多家海内外顶级咨询机构、投资银行和开发商的战略顾问或咨询专家,协助企业快速发展。他长期给中国几大商业银行总行系统以及清华、北大、长江商学院、上海交大、科大、中大、厦大、浙大、西安交大、重大等高校各种总裁班、韩国企业家班、新加坡企业家班、万科、SOHO中国等海内外顶端业内人士讲授房地产宏观调控、房地产投资与理财的课程,每年听他讲课的海内外企业家达5000人次以上。
孙立坚,1962 年出生于上海,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证券研究所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世界经济文汇》编辑、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以及日本一桥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成就及荣誉
孙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 、比较金融体系、国际金融、实证金融理论和开放宏观经济学。他为MBA 开设了西方经济学,为本科生开设了金融市场学,时间序列分析以及国际金融学,为研究生开设了现代金融理论和政策,金融市场和证券投资等课程。2001 年荣获复旦大学毕马威教学成果奖。2003 年荣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合成成果宣传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3 年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优秀成果三等奖。
研究重点
从回国到现在,孙立坚教授不仅开设了好多课程,他更是致力于学术研究。在攻读博士期间,他已经在日本发表了《东亚货币危机的经济学》(1998 年)、《银行的脆弱性和货币危机的关系》(《国际金融》,1998 年)等论文。2001 年他和日本专家小川英治教授的关于一揽子货币制度的论文(1999)也被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的世界经济系列研究论文集所收集并在全世界发行和出版,而且,他们的研究成果先后被Frankel,J.等著名学者多次引用。2000 年11 月回国之后,他已经在国内的《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财贸经济》、《国际金融研究》和《日本学刊》等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另外,他撰写的充分反映了当代金融学发展潮流的教材《金融经济学》也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4 年8 月出版发行。媒体报道 从2001 年到现在,他已经分别主持过教育部十五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全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和复旦大学金融学科建设项目。而且接受了包括东方卫视、第一财经、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国经营报、21 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青年报、新闻晨报、国际金融报、东方早报、全球财经观察、上海日报(英文)、上海金融报、日本NHK、OECD 总部、法新社、时事通讯社和法国世界报等多家媒体的数次采访。
主要研究成果
2004 年 “揭开近年韩国金融改革的‘起伏’之谜”,《比较》,中信出版社 2004 年“合理的汇率制度一定要保证内外均衡吗:一个新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理论框架”, 日本一桥大学国际共同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2004 年“加工贸易挑战可持续发展”,《解放日报》,3 月6 日财经周刊版。 2004 年“银行改革为何如此艰难:中国案例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 2004 年“再论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财贸研究》,2004 年第3 期 2004 年 “金融脆弱性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案例”,《财经研究》,2004 年第1 期 2004 年 “日韩模式启示:银行改革战略再定位”,《21 世纪经济报道》2 月16 日第4 版观察评论 2004 年“金融体系的微观传导机制”,第三届全国金融论坛(成都)入选论文,《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 年第1 期。 2003 年 “关于中国‘通缩出口’论真伪性的再检验”,《经济研究》2003年第11 期 2003 年“资本管理的有效性和政策的配套性”,《金融研究》2003 年第1 期 2003 年“现代汇率理论体系及其评价”,《世界经济》,2003 年第1 期 2003 年 “关于“通缩出口”论的检验:中、日、美三国比较”,《管理世界》,2003 第10 期 2003 年 “开放经济中的价格传递效应”,《经济学季刊》,第三卷第一期 2003 年“从‘零利率’政策到‘负利率’结果:透析日本金融体系的微观传导机制”,《国际金融研究》,2003 年第9 期 2003 年 “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四期 2003 年 “中国股市泡沫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中国证券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