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彭老师
电话:021-60485354
手机:13361961191
E-mail:sjtu_edu@126.com
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华山路1954号
上海交大招生网2011年11月19日快讯:继上半年推出“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后,从本月起,我们将推出新栏目“学者笔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我校有影响的学者,重点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激荡人文情怀,回归学术本位,浓郁学术气象,全面提升交大学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n每个人在“学习”这个优化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我们自身条件所允许的最大指标有多大,重要是我们离这个最大值还有多远。
n只要自己的价值不是负的,就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价值都是正的,我们整体社会的价值就不会是负的。
n“摸着石头过河”很有道理。对岸就是大目标,石头就是小目标,你的每一步目标只是在找石头,因为有了对岸这个大目标,你不会摸着石头回到原来的岸边。
n信誉这东西,是靠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一篇好的论文、一个好的报告给你的信誉度加1分,一篇“垃圾”文章可能给你的信誉度减去10分。如果你是大教授,偶尔减去几分不成问题,虽然也很可惜。如果你还是初出茅庐,那减几分,你的总分可能就是负的。
远大目标:从近到远,从小到大
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习,学生在学习,老师也在学习。我们随时都在学习,读书是学习,教书是学习,做研究、写论文也是学习。我们做事情,总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学习也一样,是一个优化的问题,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试图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指标。我想我们每个人在“学习”这个优化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我们自身条件所允许的最大指标有多大,重要的是我们离这个最大值还有多远。举个例子,跳高这项体育运动,我们的身体条件决定了我们不能超越某个高度。那是现实,没有办法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努力,争取达到自己能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做人也一样,明知自己不是圣人,也努力做好人。只要自己的价值不是负的,就是对社会的一个贡献。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价值都是正的,我们整体社会的价值就不会是负的。
我以前有一个学生,来美国读博士时他女儿已经上小学了,妻子还没找到工作,仅靠他的奖学金维持全家生活。刚来不久,他问我怎样才能给中国人争光?我很感动,跟他说,不给中国人丢脸,就是给中国人争光。对于你来说,把书读好,孩子带好,过好自己的日子,外国人就会尊重你。当你有多余的能力时,再去做更多的事、更大的事。我这学生从来就很低调,工作做得很好,毕业前就已经在我们领域最好的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上发表了三篇全文。系里认识他的老师都很尊敬他。
我们想要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时,往往每一步都要走对。如果我们不小心一步没走对,怎么办?争取走对下一步。就象考试,第一道题10分丢了,还有90分,争取全部拿下这90分。
人们总喜欢鼓励年轻人要有远大的目标。我倒觉得目标可以从近到远,从小到大,而不是一下子就有远大的目标。目标定得太远太大了,看不到达到目标的希望,只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大的远的目标可以有,但不宜太具体太清晰。只有你朝着那个模糊的目标方向一步一步地走,大目标才会慢慢地清晰。所以我觉得“摸着石头过河”很有道理。对岸就是大目标,石头就是小目标,你的每一步目标就是在找石头,因为有了对岸这个大目标,你才不会摸着石头回到原来的岸边。
兴趣与特长是选择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基本依据
我在美国教了近二十年书,期间担任系里本科生教育委员会主席十年。指导过很多学生选专业。美国的本科生选择专业很自由,比如有的工程学院第一年学生不分专业,而是选一些很基础的公共课程。第一年快结束时,学生开始选专业,确实不喜欢工程类的任何专业,还可以自由转到其他学院。有的学生很明确,从小就喜欢飞机,进大学就是为了学航空航天专业。大部分学生还是犹豫不决。我的建议通常只有两条,一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专业,二是不要担心选错了。爱好是可以培养的,再说,实在不行,还可以换专业。如果你总是定不下心来,什么也做不好。定下心来了,看到自己的成绩,自然就会有干劲。
研究中选题目有两个依据,一是当前研究领域中热门的问题或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毕竟你的研究成果是你的产品,你要推销你的产品。二是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太简单了没意思,太难了又做不出来。当然选择难度适当的题目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尤其是一个题目,做了一段时间做不出来,是换题目还是坚持下去?如果信心不足,本来很快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放弃了;如果只硬钻牛角尖,本来就是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却不愿放弃,到头来一事无成。这时候,身边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就很重要。所以要善于跟你的导师或你信任的前辈交流。随着你自己经验的增加,你对自己能解决某个问题能力的认识慢慢就提高了。
研究工作是抬头看路和埋头拉车的辩证结合
研究并不是一件神秘、高深的事情。我们中文的“研究”二字听起来确实很高深。英语中把研究说成research,即re-search,就是不断寻找的意思。既然是寻找,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找东西的经验,都可以在研究工作中借鉴。举个例子,你的手机落在家里又不记得放在家里什么地方,你回家找,怎么找法?是从门口开始地毯式的搜索?我想你会尽力去回忆,你回家后都做了哪些事?什么时候打过电话?会不会在洗碗时接过电话顺手放在水池边?是不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手机从口袋里丢了出来?或者是你正在想你的课题时,接了电话之后就顺手放在垃圾桶里?做“研究”就跟找东西一样,要思索着寻找答案。
另外,一个好的研究工作者要能够静下心来,适当地钻点牛角尖。我有过一个学生,很想做学术研究工作,可是看到有工作机会心里又痒痒。有一次,有个新IT公司招人,他想去试试,我没有阻止他。他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准备面试,最后得到了工作机会,他却又放弃了,因为觉得大部分工作是编程,他觉得没意思。后来他自己也懊悔浪费了这些时间,觉得自己有点浮躁。我就跟他讲了我自己年轻时的经历。那时很喜欢学英语,连英语老师都让我跟她学英语专业。我的同学说我是只管埋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受这句话启发,我去考了TOEFL,找了在美国的同学帮我联系到美国读书。我跟我的学生说,你的情况跟我刚好相反,看路太多,拉车太少。我觉得话讲重了,第二天他却找我说,我的话确实反映了他的心态,他受到很大启发。很多年过去了,我的这个学生在公司里从事研究工作,仍然不忘发表论文。我说这两件事的意思是,我们在做研究或生活中要学会合理掌握埋头拉车和抬头看路的时间。
撰写论文其实就是讲故事 画图画
就象做研究一样,写论文也不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讲故事,画示意图。写论文就象讲故事,来龙去脉一定要讲清楚,要把你的研究工作描述清楚。比如,我目前在做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稳定域的估计是一个公认的很重要也很难的问题。文献中有大量不同的估计方法。我们得出一种新的估计方法,想把它写成文章。在描述这个方法本身之前,还必须对现有的其他方法进行简要而清晰的分析。首先,要把这项研究工作的背景讲清楚,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是受应用问题启发的还是别人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别人做过没有?如果别人没做过,那么既然问题这么重要,为什么别人没去做或做不出来?你为什么会想到或能够做?如果别人做过了,你的工作是补充还是拓展、改进别人的工作?你的结果是什么?你期待你的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下一步还可以做什么?(除非你担心提醒了别人抢了你的课题。)
写文章也跟学画图画一样。你画一棵树,既要有主干,也要有枝叶。但是一定要记住,写科技文章不要像写武侠小说或画漫画。要用实实在在的语言、实实在在的数据和实实在在的数学推导。对别人工作的描述要客观,夸奖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批评要公正,语气要委婉。总之,做工作要象武侠练功,一丝不苟;写研究文章却不能像武侠小说,天马行空。
参加学术会议、宣读论文是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基本原理也是讲故事、画图画。只是由于受众不同,所以要讲究简洁。主要目的是让听众对你的这项工作感兴趣,相当于广告的作用。
写论文、宣读论文不但是为了“推销”你的成果,也是自己理清思路的一个好机会。另外,只有你自己写过论文、宣读过论文,才会注意到别人好的写作技巧、宣讲技巧,才会有进步。
我们研究的价值是由同行来评价的。有著名学者引用你的文章,给你正面的评价,就像是名人给你代言一样,才会有更多人来引用你的结果,你的研究才会发挥作用。要想有人说你的好话,第一步就要想办法让人们愿意去看你的文章,听你的报告。年轻人没有成名之前,人家会因为好奇,或者是因为你的导师或合作者很有名气而去浏览你的文章。如果人家觉得你的文章不错,下一次见到你其他文章就会再去看。如果人家看你的第一篇文章就难以忍受,你的名字就进入了他的黑名单,下一次见到你的文章就翻过去了。
所以,不论写文章或做报告,一定要认真严肃,精益求精。信誉这东西,是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一篇好的论文、一个好的报告给你的信誉度加1分,一篇“垃圾”文章可能给你的信誉度减去10分。如果你是大教授,偶尔减去几分不成问题,虽然也很可惜。如果你还是初出茅庐,那减几分,你的总分可能就是负的。
从论文的投审过程中学习提高
论文审稿过程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一篇好的文章对审稿人和编辑都是有益的。同样,一份深刻的审稿意见,对文章的完善也很有帮助。好的期刊通过严格的审稿过程来保持和提高期刊的质量。比如,我所在的控制理论领域,有的文章审了好几轮,从投稿到发表有时历时两三年。有时,一轮修改文章、回答审稿意见所用的篇幅比文章本身还长。
作为作者,有时对审稿人的“吹毛求疵”很生气,“要不是你多嘴,我就不用这样绞尽脑汁,就可以写下一篇论文了。”但是,当我们经常被审稿人逼着去完成自己不乐意去做的改动之后,会发现文章确实比原来好了!这样,审稿人实际上帮了作者却仍被冤枉。
我说这些,是想告诉年轻学者、学生,要从正面认真看待苛刻的审稿意见,到头来得到收获的往往是你自己。在答复审稿人时,还是要控制你的情绪,据理力争。有的审稿人因为专业问题,真的不懂你的研究,会很容易被说服的。而有的审稿人就是对你不公平,那么,你把理由讲清楚了,即使他坚持错误,他在编辑面前也丢分了。我自己做编辑时,心里也有一个审稿人的黑名单。当然,如果你同时碰上两个这样的审稿人,或不够负责的编辑,你的文章可能会被不公平地拒了。碰到这种情况,你也懂得了当自己做审稿人或编辑时要更加负责。
在学术界中 “待人接物”也讲究“厚道”
学术界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按我们中国传统的方法待人接物就不会有错。积极参与、大方给予,就会有回报。
我有一个学生曾经问我,是做学问重要还是做人重要?我说都重要。但从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或生存来说,做人更重要。学问做得再好,没有你,地球照样转。你需要帮助时,人家不会因为你学问好而去帮助你。反过来,你都读了博士了,能力也差不到哪儿去,只要你受人尊重,人家乐意跟你相处,有机会当然就会想到你。很多机会是别人给我们的,而不是自己找到的。
当然,学术界也有竞争、利益冲突,但是一切以公平为准绳。孔子早就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自己把人做好,但不要指望每一个人也都会是好人。大部分人只是不小心伤害到别人。倘若有人总是伤害你,对这种人敬而远之就好。千万不要以牙还牙或恶言相向。君子断交,不出恶言嘛。
中科院数学院的郭雷老师曾经说过:欲成才,先有德。我也经常把学术界与金庸的武林相比。无德的人有时也会练出邪功来。但终究还是受人唾弃,更不会对社会有帮助(除了作为反面教材)。“德”就象正负号,“才”就象数值。无德的人,才越大,对社会的损害越大。
上海交通大学高层管理培训招生网,旨在为学员提供交大研修课程班的信息!获取最新的管理资讯。常年招收:上海交大财务管理课程班,上海交大企业家养生课程班,上海交大海外投资研修班,上海交通大学物流管理研修班,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总裁班,上海交通大学连锁企业管理研修班,上海交通大学EMBA总裁研修班,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研修班,上海交通大学银行行长研修班,上海交通大学品牌营销总监班。联系人:金老师 彭老师 吴老师; 电话:021-60485354 24小时电话:13296175354 网址:http://www.sjtum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