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彭老师
电话:021-60485354
手机:13361961191
E-mail:sjtu_edu@126.com
地址:上海交通大学华山路1954号
上海交大招生网2011年12月23日快讯:
继2011年上半年推出“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后,从10月起,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学者笔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我校有影响的学者,重点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激荡人文情怀,回归学术本位,浓郁学术气象,全面提升交大学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n 人大概可以分成两种:大部分人比较现实,从众;少部分人不满足于现状,不想局限在眼前的常规模式中。纵观人类文明史,也正是这一小部分人,由于眼光越过了当前,将自己放在一个更高更大的背景下行走,往往走得更远,攀登得更高。
n 人的智商本来相差无几,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天资,而在于他是否刻苦,是否专注于他所从事的工作。
n 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追求卓越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不是结果。
n 生活中有成就和收获的喜悦,也有枯燥、乏味甚至艰难、困苦,我们应该抱着感激生活的心态,感激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独立、眼界与情怀
人大概可以分成两种:大部分人比较现实,从众;少部分人不满足于现状,不想局限在眼前的常规模式中。纵观人类文明史,也正是这一小部分人,由于眼光越过了当前,将自己放在一个更高更大的背景下行走,往往走得更远,攀登得更高。
八十年代,出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未知的领域,我也一点都不清楚其中具体事项,没有网络,也没有任何人帮助,只能靠自己慢慢去打听、了解。考托福和GRE,申请学校,通过什么途径出去,如何办理各项手续……这些事情都要自己处理。同时,还要完成大学各门课程。虽然选择这条路很辛苦,但那时我已经给自己找准了定位,既然已经选择,我就没想过要放弃。因此,接下来的过程中,再苦再累也一直坚持下去。现在回头来看,那时处境艰难,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的博士导师是美国结构工程领域的专家,被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授予全州“最佳教授”。但其实,他到四十一岁才拿到博士学位,当上助理教授。他青年时期从南美移民到美国,边打工边坚持读书,有着各种不同的打工经历。可想而知,从最初移民到登上事业的顶峰,这艰苦又漫长的过程中,他一定遇到过非比寻常的困难,也付出过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努力。然而,这些并没有阻碍他成为著名教授、成为有成就的科学家,而更培养了他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
专注:成功者的特质
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最大的人生经验还是刻苦。我的博士导师评价我像一部机器,每天从不间断工作,一直向前。人的智商本来相差无几,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天资,而在于是否刻苦,是否专注于所从事的工作。
为了尽可能多做些功课,工作到深夜是我的常态,从上大学开始就如此。我上大学的时候由于准备出国,漏掉许多课程,只能通过刻苦自习来弥补。到了美国之后,每天要面对很多没做过、没学过的事情,只有靠自己下功夫,一个个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取得的任何进步都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一生为人类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对于所取得的成就,他将原因归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工程科学发展到今天,更多的创新是“合成”和“渐进”而成的,就是找到原有几种情况的交叉点,渐渐推动科学的发展。所以,不刻苦学习,基础都不明白,怎么能做出高深的东西?如果想创新,有新发现、新发明,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为只有把前人所做的研究、工作、知识都了解了,才会发现其中存在什么问题,哪些问题还没有被解决,然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而了解前人工作的过程和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不通过刻苦学习,是很难实现的,继而也就很难有创新。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做工程结构和材料研究的,经常把一些不同的材料粘合在一起组成双材料或层合复合结构,这样就会遇到界面问题。不同材料的界面会有很多高应力集中,导致界面处易断裂和破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双层材料界面断裂破坏研究很多都是基于集成电路板上的薄膜,哈佛大学等研究机构关于此类薄膜界面做过很多研究,但也有很多因素没有考虑进去。比如,他们没有考虑横向剪切因素。但在船舶、土木这种大工程中,两种材料层一般较厚,厚的材料就需要考虑横向剪切。我们正是在前人薄膜界面研究的基础上,将较厚材料的情况考虑进双层材料界面,提出了两个新的理论:双层剪切变形理论和双层界面变形理论,受到这个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和应用。但如果我们没有长期、潜心地对前人研究进行学习和探索,我们就不会发现其中的不足,也就错过了提出新观点的机会。
要有支持优秀学子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机制
中国学生跟外国学生相比非常优秀,也都很刻苦,特别是中国名校的学生,他们都是通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层层选拔和刻苦学习脱颖而出、跻身中国著名高等学府的。这么优秀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如果依然能保持强劲的势头,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那未来将对科技进步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对国家的意义也显而易见。但为什么,经过大学阶段以后,他们中的部分就慢慢变得“平庸化”了?我想除了刻苦,还和个人的专注有关。
现代社会每天流通的信息量很大,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物五花八门,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我经常到别的学校给本科生做报告,他们刚刚听完我的报告时都感到很兴奋,感觉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鼓舞。但是回到宿舍之后,看看电脑,聊聊车子、房子,慢慢劲头就消失了。所以,能够把握自己的注意力,长期专注于一项事情,排除外界干扰,持之以恒,对于学习和研究十分重要。这期间,大学的导师对于学生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导师是和学生距离最近的长辈,导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到学生。除了“授业解惑”,“传道”是老师首要的职责。导师需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某些必要的阶段稍微给一些推力和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路上,专注地走下去。比如说学生毕业后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可以给学生一些读博士或博士后的机会,想办法支持他在学术研究上进行下去。
在美国,大多学生的奖(助)学金都是由项目来支付,而大多项目的80%经费用来支持研究生和博士后工资、学费或福利。因此,学生都有一种“生存”的压力感,对自己的奖学(助)学金有一种责任感。正是在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下,通过专注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中国这几年对科研和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增长,如果能把更好的“责任感”和管理体系融入研究生教育,增加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和责任感的培养,我想中国大学很快会培养出更多优秀和有竞争力的研究队伍。
追求卓越,是一种态度
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带领我们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史。在我看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自然规律,同样普适于科学研究,普适于工作生活。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做研究一定要找问题,申请项目,把科研做好做大必须要有项目来支撑。通过申请项目、完成项目会发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别人可能都没有发现过,甚至没有解决过,通过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慢慢地,就能够逐渐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而积累、提出重大的发现和创新。现在大学发展正是如此,很多学校把教师申请项目的多少和档次列入评估体系,鼓励和督促教师多申请项目。如美国大学教师的终身教授和晋升正教授的评估体系已从以前的“要有学术论文发表,才能生存”(“Publish or Perish”)慢慢地向“要有像样的课题项目,才能生存”(“Get funded or Perish”)的转换。因为能获取有竞争力和其领域或市场所需求的科研课题和项目,体现了其价值。
对于大学的科学研究来说,这就是现在的环境,适应它才能“生存”。但如果只是为了“生存”而做项目,还远远不够。我的导师说:“做项目,如果你把钱花掉了,却没有发表任何文章,就没有给科学留下任何痕迹。”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我们做项目的过程中,还要有科学影响力的论文发表出来。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人要想取得相对的稳定和平衡,就要不断寻求发展,取得进步,而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地方,如果贪图这样短暂的安逸,最后只会被生活所抛弃。所以,人生需要每天优化自己,在不同条件下优化不同的方向,在平衡中不断追求卓越。做研究同样如此。做研究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经常会感到乏味和单调。现在的竞争是全球的竞争,周围的竞争对手都很努力。谋生或许是容易的,但是想在众人中做到优秀是很不容易的。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需要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和新的“平衡”,保持追求优秀、追求卓越的热情和动力。
成长过程像是在赶火车,第一辆火车来了必须要挤上去,不管它是开往哪个方向的,因为错过了这一班,之后很多事情都会错过。但其实,优秀就是优秀,即使错过了这一班火车,在下一班车的旅途中,依然可以取得不菲的成绩。追求卓越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不是结果。
幸福和痛苦的领悟:感激生活
是什么吸引着你一直往前走。因为你在做你喜欢的事情。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工作对你而言,如果你很喜欢,酬薪之类的就不那么重要了。做学问也和婚姻一样,只要你喜欢她,其他的条件都变得可以忽略。我从决定出国到现在,一直维持着不间断积极工作的常态,不知疲倦,正是因为我喜欢一直以来所从事的工作。
当然,有很多事情在当时我们可能不喜欢,但是,只要是正确的、有利于走向成功的事,即使暂时不喜欢,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它,并“享受”它。每一个人都会十分享受他所取得的成就和收获,也都不喜欢经历枯燥、乏味甚至艰难、困苦,但如果不经历这些痛苦,往往无法取得最后的成就和收获。
我小时候的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时家里没有钱给我买新裤子,一条裤子缝缝补补能穿很久。小男孩儿比较调皮,经常会把裤子弄破;我的自尊心又很强,就不得不自己补破洞。当时我还知道补丁放在外面不好看,要把补洞的布从里面缝在裤子上。一直到现在,我的针线活都做得很好。虽然小时候过的这么苦,但是今天回过头去看,我很感激小时候经历的这些事,长大后我可以坚持追求我的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跟儿时吃过的苦不无关系。所以,我对现有的生活和工作、对我遇到的每一次机会都充满感激。
生活中有成就和收获的喜悦,也有枯燥、乏味甚至艰难、困苦,我们应该抱着感激生活的心态,感激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享受生活的每一天。有这样的心态,学生可以不再抱怨今天学习的枯燥和前途的迷茫,青年教师可以不再介意眼前的清贫和发展瓶颈。这样,就会有更多优秀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在学术研究、科学发现的路上走下去,执着向前。
学者小传
上海交通大学高层管理培训招生网,旨在为学员提供交大研修课程班的信息!获取最新的管理资讯。常年招收:上海交大总裁研修班,上海交通大学总裁班,上海交通大学培训班,上海交大房地产总裁班,上海交大私募股权投资总裁班,工商管理研修班,上海交通大学国学总裁班,上海交通大学商业地产总裁研修班,私募股权PE培训班,上海交大MBA研修班,上海交大金融投资课程总裁班,上海交大心理学课程班,上海交大私募班。联系人:金老师 彭老师 吴老师; 电话:021-60485354 24小时电话:13296175354 网址:http://www.sjtumt.com/